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①于贫贱,不汲汲
②于富贵。”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①戚戚:忧愁的样子。②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小题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或置酒而招之 |
B.丈夫之冠也/黔娄之妻有言 |
C.不得志,独行其道/亦不详其姓字 |
D.以顺为正者/因以为号焉 |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丈夫之
冠也(_____)
(2)与民
由之(_____)
(3)
好读书(_____)
(4)曾不吝情
去留(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小题4】按照(甲)文中孟子的大丈夫的标准,探究(乙)文陶渊明的自传,请问,陶渊明是否符合大丈夫的标准?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