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的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____
(2)以咨之    悉:___
(3)畅军事    晓:________
(4)战胜而不人功   予:_____
(5)国家,抚百姓    镇: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小题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汉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汉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汉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小题4】诸葛亮和汉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7 09:16: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