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想象与独白:一座湖的行吟
①当一面湖水跃入视野中时,我的呼吸瞬间湿润起来。古木参天,如巨樟,如浩帙,裹携着万里长风,浩荡而舒缓,从岁月的深处崛起站立;水的气息漫涌上来,凤卷白浪如线,从无边的浑涵中透迤而来,扑向岸边,像一个绵长的故事,向懂得者倾诉。我所面对的画是版画家师晶所作的,名为《巢湖颂》。
②画中的湖是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故乡的湖,八百里烟波,入眼皆画。湖水滋润着土地,肥沃而富饶,也富有悠长的历史和奇瑰的传说。
③从某种意义上说,《巢湖颂》是颠覆者--它是一幅画,却又不止于一幅画。这幅长16米、高2.44米、总面积达40平方米的巨作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木刻原版壁画。所谓的“颠覆”,有着三层意义:一是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它已超越了版画或者是壁画的定义;二是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与其说是一幅风景画,毋宁说是一曲悠长的历史颂歌;三是从创作本身来看,与其说是艺术的创作,不如说是灵魂的书写。
④《巢湖颂》汲取了古代徽派版画以阳刻线条造型的特色,采取新徽派版画技法中原板木刻的形式,不借助于拓印呈现,而是以壁画的形式原版展出,独此一幅。构图上,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散点透视的原理,并辅之以油画的色彩进行渲染,融合版画、国画、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既传统又现代、既凝重又辉煌的视觉效果。一个“颂”字来统领创作之宗旨,升华了巢湖这一极易被设定为风景画的创作思路,而这恰恰也颠覆了我对《巢湖颂》这幅画之前的想象。
⑤颂,首先是河山之颂,即要表现出巢湖美丽的自然风貌,这是画作的基本诉求。画面中八百里巢湖的美好风光,碧波浩渺,水天一色,一派湖天胜境。[甲]然而,这并不是画的全部,《巢湖颂》要表达的远不止于风景。[乙]在画者的精神世界里,《巢湖颂》还是历史之颂、文明之颂。[丙]那一排虬枝盘曲的千年古柏树和高高耸立的古衫林,虽饱经风霜,却遒劲挺拔,占据在画幅最前端的位置,将历史的幽深倏然前置于观者的眼前。[丁]纵贯全篇的古柏?松杉,架构了(巢湖颂》的历史厚度,精妙地喻示了这片诞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祖先有巢氏的历史精神,而松柏斗寒做雪、坚毅挺拔的形象是环巢湖流域文明的代言,也正是中华民族正气凛然、坚韧不屈.品格高尚的文化象征。[戊]是人民之领、生活之领。[己]《巢湖颂》以长卷的形式,按照时间的纵轴,全方位展现了巢湖历史文化生活的图像。
⑥《巢湖颂》是一次命题创作,由安徽名人馆定制,并永久收藏陈列。从动议到画成,历时一年多,期间作者无数次环游于巢湖周边,观湖听涛逐浪,采集风土人情,嗅闻大地的气息,发酵于胸中,酝酿艺术的芬芳。三百六十多天的日思夜虑,巢湖终于升华为一种超越风景、超越时空的艺术的精华。
(选自《安徽日报》2018年7月13日)
【小题1】下列对画线部分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丙]∥[丁][戊]∥[己]B.[甲][乙]∥[丙]∥[丁][戊][己]
C.[甲]∥[乙][丙][丁]∥[戊][己]D.[甲]∥[乙][丙]∥[丁][戊][己]
【小题2】第③段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巢湖颂》是颠覆者”,请概括其中的原因。
【小题3】选文介绍了《巢湖颂》在构图上的特点.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______的原理,并辅之以油画的色彩进行宣染,融合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______的视觉效果。
【小题4】《巢湖颂》中的松柏有哪些象征意义?
【小题5】用一句话概括第⑥段的内容,并结合全文说说这段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1 01:0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