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诗阅读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关中大旱便弃官离职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县)。亲人大部分分散在东部战乱地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作,其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
B.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诗人从视觉、触觉的角度描绘了边城同样战事频繁,戒备森严的背景和荒寂凄凉的景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凄凉的气氛。
C.颔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分散”即哀,“死生”即痛,此中哀痛于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尾联中一个“长”字,既说明时间之久,又体现状况之频繁,战乱兵祸还没有止息,诗人含蓄地表现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寄托着对弟弟的手足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E.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辞浅而情深,情景交融,哀感动人、“诗人将个人的家庭遭际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句句写景言事,句句抒感含情,意境恬淡,诗情浓郁。
【小题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0 06:00: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