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文言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游人而禽鸟乐也/国还乡B.或二者之为/渔人甚
C.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乐民之D.鸣声下/不得而非其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之:或异二者为 未有也
B.以: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
C.而:然则何时乐耶 游人去禽鸟乐也
D.其:则忧民   不得而非上者
【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了全文中心。
B.(乙)段中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C.(丙)段中看出孟子之所以要强调君王要“与民同乐”,是因为统治者自己好“乐”,由己及人,民亦好“乐”,推恩于民,与民同乐,这样天下才会归服,国家才会稳固,这是治国之本。今天,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为人民服务,就是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D.(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与民同乐”、“民本”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5】拓展探究。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4 09:43: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