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文

狐邱之野人世农,农田之入俭,恒思易其业,而未有加于农者。其舅之子驺于邑大夫,归而华其衣见而企焉遂弃农而往为驺。其主曰:“汝自欲耳,余弗汝逐也,三年而不返,则汝之田与庐,吾当使他人营之,无悔也。”跽而辞曰:“唯,”越三年,而其所事者物故,欲复归,而田与庐皆易人矣。故主怜而召之,而其同里皆责其亡故而违常也,遂恧不敢复而途殍焉。

注释:①俭:少。②驺(zōu):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③跽(jì):长跪。④物故:死亡。⑤恧(nǜ):惭愧。⑥途殍:中途饿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
(2)所识穷乏者我与
(3)恒思其业
(4)皆责其
【小题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三年而不返,则汝之田与庐,吾当使他人营之,无悔也。
【小题3】对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共断两处,用斜线/断开。
归而华其衣见而企焉遂弃农而往为驺。
【小题4】根据乙文内容,从乙文中“野人”最终饿死的悲剧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1 07:4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