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石砚铭(并序)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戒,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③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得石  (2)而不可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 天 砚 也 有 砚 之 德 而 不 足 于 形 耳。
【小题3】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予的情感有何不同?请分别找出与之相照应的语句。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的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1 11: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