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 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
A. 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B. 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
C. 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D. 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2. (双选)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
A. 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 监测震灾的动态
C. 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依据
D. 控制灾害的发生
3. 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4. 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3-09 06:0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