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A.何以战 皆以美于徐公 |
B.战则请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C.公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
A.曹刿入见与庄公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白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
B.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
C.文章剪裁别具匠心,详写作战,略写论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
D.文章塑造人物鲜活立体,庄公虽谋略平庸,但是知人善用、勤政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