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诗文阅读。

(一)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黄州,东坡是作者为解决生活困难而开垦的一片荒地。本诗和《记承天寺夜游》作于同一时期。②市人:市井流俗之人。③野人:乡野之人,作者用于自比自己④荦(luò)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

(二)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⑤此诗为作者贬居惠州时作;⑥小阁:在惠州时住的嘉佑寺的房舍:⑦先生:指苏轼:道人:寺中的僧人。

(三)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有删改)

注释:①雨麦:麦子抽穗时下的雨;②弥月:整个月;③商贸:商人;④忭:欢喜;⑤岁:一年的收成;⑥荐饥:连续饥荒。

【小题1】阅读古诗,抓住关键字词,往往能窥探到作者幽微的内心世界。《东坡》、《纵笔》都写于贬官之时,请你从“铿然”、“美”这两个词选择一个来解读作者。
【小题2】文言文在表情达意时会选择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式往往也有各自的标志词。请你圈出下面句子中表明句式的标志词,并用斜线划分停顿(限划两处)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小题3】文言字词学习,只满足解释,便味同嚼蜡。深入一层,往往别有洞天。“越三月,乙卯乃雨”,“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两句中都有“乃”字,两处的“乃”都能理解为“才”。但细细琢磨,两个“乃”包含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说有何不同?
【小题4】翻译下面这句话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②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小题5】《东坡》一诗,作者称自己为“野人”,《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喜雨亭记》中,作者是个和大家“优游以乐”者,结合以上作品,说说苏轼和一般“市人”的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7 11:08: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