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节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注引》
(注释)①讷(nè):言语迟钝;口齿笨拙。质讷:朴实敦厚。②兴平:汉献帝年号。③稆(lǚ):野生稻谷。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稆负贩 负:背 |
B.遇善治《老子》 治:整理 |
C.苦渴无日 日:时间 |
D.或问“三余”之意 或:有人 |
A.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
B.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
C.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
D.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
A.董遇喜欢学习,连劳动都要带一本书。 |
B.别人向董遇请教他却不肯教,说明他善学不善教。 |
C.董遇认为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能达到“而其义自见”的效果。 |
D.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书要多读,要抓紧空余时间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