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选自郑板桥《画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 B.不蔓不枝 枝;枝节 |
C.亭亭净植 植:立 |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B.潭西南而望 |
C.人不知而不愠 | D.泉香而酒洌 |
A.“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
B.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作菊花反衬,用牡丹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
C.郑板桥画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 |
D.郑板桥《画竹》给我们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 |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