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下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A.猛浪若奔(奔跑 ) |
B.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
C.水尤清冽(格外,尤其,特别) |
D.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
A.过犹不及 | B.文过饰非 | C.矫枉过正 | D.言过其实 |
A.甲文的柳宗元被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
B.甲文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
C.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澈,其中甲文主要从正面描写,乙文则主要从侧面描写。 |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