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必敬必
(2)与民
(3)著《五柳先生传》
(4)解印
【小题2】翻译系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B.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C.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D.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小题4】(乙)文中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事例可以证明(甲)文中“大丈夫”的哪种精神品质。(请用原文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4 01:05: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