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
①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上
①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
②,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
全!如虞世基
③等谄
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
④,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毋尽言!”
(选自《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愎谏自贤:对别人的劝告态度刚愎自用,认为只有自己才最聪明正确。③虞世基:隋炀帝重臣。④弑:君主被臣下所杀。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臣岂能独
全(2)谄
事炀帝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小题3】从选文看,唐太宗有哪些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