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①。室有二间,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崖皆苍石,岸外而臼中②。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山中植物,族布而罗生焉,其味皆苦,多可入药,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治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有剑溪之水,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鱼,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③。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吾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删改)
(注释):①章溢:字三益,浙江龙泉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②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③这句的意思是:扫除落下的笋壳,种植小米大豆,吃草木的嫩芽果实。④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⑤舆隶:这里指仆役。⑥艾:尽,停止。⑦疏粝:指粗劣的饭食。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D.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