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

(乙)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新辑搜神记·桑中生李》)

(注释)①空桑:根部枯空的桑树。②余浆:剩下的水。③李君: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④谢以一豚:用一只小猪祭谢。豚:小猪。 ⑤亦行自愈:自己也会逐渐痊愈。⑥众犬吠声:本意为一只狗叫,许多狗也会跟着叫起来,比喻众人盲目附合。⑦翕赫:轰动的样子。翕:聚集。赫:盛貌。⑧滂沱:本意指雨下的很大,此指李树旁摆满了酒肉。⑨就斫:跑去砍了。就,接近。斫,砍。
【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尔 辈 不 能 究 物 理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十余岁(_________)
⑵转转不(________)
⑶欲持(__________)
⑷间一岁(________)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小题4】甲文中提到两次“笑”,说说这两个“笑”有什么不同?
【小题5】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各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02 09:1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