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不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朱熹《百丈山记》

注:①瀵(fèn):水由地下喷涌而出。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如鸣佩环,心之(________)
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
③下临峭岸,深险绝(________)
④日西山,余光横照(________)
【小题2】两文中所描写的水各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原文赏析。
【小题3】简要分析两篇选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06 07: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