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③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①三闾(lǘ)祠:位于潮南汩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骈死于糟枥之间(_______)
(2)
是马也(_______)
(3)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______)
(4)湘兰沅芷年年
绿(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京。
【小题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平江远山极目回。
【小题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问所从来,具答之。 |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D.孔子云:“何陋之有?” |
【小题5】“英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オ”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英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小题6】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1)“_______________”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推残:乙文中,作者认为是(2)“_______________”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