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频洲五亭记(节选)
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①,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②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③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后又数十载,萎芜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三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④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寄书赍⑤图,请予为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⑥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⑦,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霅(zhà)溪:溪名。②柳恽:人名。③鞠:皆,尽④岫(xiù):山峰。⑤赍(jī):送。⑥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⑦牧舒:在舒州时做州牧(官职名)。A.开水香之夕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B.守柳恽于此赋诗云 货恶其弃于地也 |
C.乃疏四渠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D.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策之不以其道 |
A.本文是白居易在洛阳为官时,应好友杨君的盛情邀约而写的一篇“记”。 |
B.“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一句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表现五亭景色之美。 |
C.作者将柳恽、颜真卿二人与杨君进行对比,意在对杨君进行褒扬。 |
D.文章记叙白频洲的由来,描写胜景,探求有此胜景的原因,叙议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