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 |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完全,完备 |
D.请循其本 循:遵照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B.南冥者,天池也 |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A.甲文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
B.甲文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
C.乙文故事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 |
D.乙文中对庄子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巧辩、机智和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