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释)①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A.首句描写色彩明丽,景色诱人。第二句诗意突然一转,“旧是”二字暗示出五原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曾沦陷于胡人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 |
B.颔联两句说,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鸣声声,诗人看到一群倚剑天外的英雄策马而来,保卫边疆。 |
C.颈联写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过去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难行;而今已是春天,寒冰解冻,绿水分流。 |
D.尾联两句直抒胸臆,“恐惊”二字,写出了诗人怕回首往事功业未成的沉痛心情。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局势、边防的安危紧密结合,水到渠成地把全诗的思想感情收结起来。 |
A.全诗八句,几乎一句一个画面,生动和谐地组成了一幅“过五原”的大画卷:有景色,有人物;有眼前的,有过去的;有近处的,也有远处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的和想到的。 |
B.笳鸣,是古时的军号声,其悲壮苍凉的音调,有力地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旷、辽阔的意境,最能拨动久于军旅生活的爱国诗人的心弦。 |
C.同激昂高扬的盛唐边塞诗相比,李益这首诗欢欣重于忧伤,希望多于失望,情调大相径庭,这是不同时代风格的体现。 |
D.此诗为七言律诗,主要抒写诗人在春天经过收复了的五原时的复杂心情,语言优美精炼,节奏和谐鲜明,格调含蓄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