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蕲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对卖炭翁人物描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动作描写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也表明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 |
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勾画出卖炭老人衰老瘦小、孱弱的样子,反映出辛苦贫困的生活,使人见之同情,思之痛心。 |
C.“心忧炭贱愿天寒”,是矛盾心理的刻画。卖炭翁在“衣正单”时“愿天寒”,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环境描写,“一尺雪”写出卖炭路途的艰辛,“晓”写出卖炭翁为生计所迫一早出发的艰难处境。 |
A.本诗描写出卖碳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说理透彻,使读者更加清楚、深刻地了解到当时阶级对立的现实,激起强烈的爱憎感情。 |
B.对卖炭翁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通真,使读者从人物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与下文“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形成对比,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
C.“手把文书”的“把”,“口称敕”的“称”,“回车”的“回”,“叱牛”的“叱”,“牵向北”的“牵”,这五个急迫连续的动作,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暴露无遗,也使卖炭老人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 |
D.整首诗中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突出,语言通俗而生动,叙事简洁而完整。并以事实和形象本身来显示作者的倾向性,留给作者丰高的想象余地,让读者自己去作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