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选自刘基《工之侨献琴》)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辱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希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斫 而 为 琴 弦 而 鼓 之 金 声 而 玉 应
【小题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伯乐不常有/贵人过见之
B. 骈死槽枥之间/入宕冥之山
C. 马千里者/使国工视
D. 献朝/投渤海之尾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小题5】(甲)(乙)作者假借“马”和“琴”两种事物,各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15 11:3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