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不枝 蔓______________(2)不可亵玩焉   亵玩______________
(3)则思中立不者  倚______________(4)夫如 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小题3】甲文作者为什么要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4】乙文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0 11:4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