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弹
侯发山
光绪八年(1882年)的秋天,“独眼龙”回来了,又盘踞在邙山上重操旧业,打家劫舍,为非作歹。因为之前他跟康百万有过交往,也知道惹不起人家,所以交代部下不要去骚扰康家。
“独眼龙”为害一方,时不时有人到县衙击鼓鸣冤。时任巩县知县罗振涛,派属下围剿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一来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来“独眼龙”弹射技艺高超,难以对付。“独眼龙”从小喜欢弹射,白天练习百步外弹射房檐下橡子头,一根一根点射。夜里在百步之外,插上一排五十根点燃的香头,照着香头练射,射灭,再燃,再射。如是数年,射技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把100枚铜钱摞起来置于瓷盘中,“独眼龙”在百步之外,连弹打百次,每弹打出一枚,最后全部将光盘中铜钱射完,而光盘无损。还有:取铜钱两枚,一枚涂红色,一枚涂绿色,红铜钱置于盘边上,绿铜钱放于盘中央。“独眼龙”弹射盘边的红铜钱,红铜钱撞击到盘中绿铜钱,绿铜钱飞出,而红铜钱留在盘心,时称“盘中取果”“空中躲巢”。
当时巩县的典史是蔡茂裕,自知责任重大,如果不除掉“独眼龙”,他难逃干系。思来想去,他想出一个歪主意,让康百万去对付“独眼龙”。罗振涛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就把任务交给了康百万。
康百万很愉快地接受了,他也早就想除掉“独眼龙”了,虽说“独眼龙”没有危害康家,但毕竟是土匪,屙血尿脓、伤天害理的事没少干。于是,康百万就派人给“独眼龙”捎个信,说有一坛十年陈酿的家酒,送给他尝尝。
康家的家酒远近闻名,主要是河洛汇流之地的水质和粮食有独特之处,酿出的酒香浓醇厚。“独眼龙”也早就想喝康家的酒了,接到信儿,酒瘾便被勾了出来。
这一天,“独眼龙”带两个喽啰下山了。有个喽啰劝他小心一点,“独眼龙”拍了拍腰里的弹弓,轻蔑地笑了笑。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来到客厅,宾主落座一番寒暄过后,康百万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大黑坛子,对“独眼龙”说,这坛子五十斤,都归你了。
“独眼龙”咧嘴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暗想,如果酒里下有蒙汗药,可就惨了。
只见康百万的老二康二勇掏出弹弓,开弓对着瓦罐一弹,只听“嗖”地一声,水罐被打射了一个对穿。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康二勇转了个方向,甩出两个酒杯,恰巧落在水罐的两边,这时罐里的酒汩汩流了出来,恰好流进酒杯。瞬间,一股浓烈的酒香飘满了整个屋子。眼看酒杯就要满了,只见康二勇拿出自己的弹弓,又是“嘈”地又一响,两弹子飞出,正好将瓦罐上两个穿孔堵住。
这一番下来,“独眼龙”心里已是胆怯了几分,忙对康百万拱了拱手,客气地说:“老掌柜,贵公子真乃神弹啊……在下自愧弗如。惭愧,惭愧。”
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把这两杯酒干了。”
二勇点头称诺,然后端起刚才的两杯酒一饮而尽。
“好酒啊!”“独眼龙”故意使劲嗅了嗅鼻子,表示自己的出息不大。若是康家使坏,一旦动起手来,自己不一定是对手。
康百万笑了笑,对“独眼龙”说:“今天这坛子酒咱不打开了,你带上山让你的兄弟们跟你一块喝怎么样?”
此话正中“独眼龙”下怀,赶忙趁坡下驴:“好!好!好!还是老掌柜想得周到。”
“独眼龙”临走的时候,康百万又让他背走了半扇猪,说酒肉不分家,好好犒劳一下山上的弟兄。
“独眼龙”慌不迭地走了,唯恐晚走一步,康二勇的神弹会把自己的脑袋射穿。
当天夜里,“独眼龙”就着人把猪肉炖上,把酒坛子打开,和众喽啰开怀畅饮起来。
“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的猜枚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声音越来越小,连猪肉还没吃到嘴,就都喝趴下了,”独眼龙”也歪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这时候,典史蔡茂裕带着捕快进来了,不费一刀一枪就把“独眼龙”和他的众喽啰收拾了。
“我才喝了两杯,不到四两,怎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酒劲就这么大?康二勇喝那两杯少说也有半斤,怎么就没事呢?“独眼龙”在大牢里苦苦冥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原来,康二勇在补坛子上的窟窿时,弹射出的不是两个弹子,是三个弹子,只不过当时速度快,没有人看得出来,中间那个弹子裹的蒙汗药,落进了酒里。
【小题1】小说刻画人物心理细腻,请根据提示,补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