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课外古诗文阅读阅读苏轼的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甲)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栋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黄州寓居定惠院。②漏断:指深夜。

(乙)与章子厚

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死,牛医不识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注)①选自《苏东坡全集》。元丰三年,苏轼贬居黄州,自号东坡居士。章子厚即章淳,当朝丞相。②陂(bēi):梯田。③黑牡丹:牛的戏称。

(丙)书临皋亭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②入。当是时,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注)①选自《东坡小品》。元丰三年五月苏轼迁临皋亭。②坌(bèn):聚集。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恨无人(反省)
B. 昨日一牛病死(接近,几乎)
C. 牛医不识其(容貌)
D. 有所思(你,第二人称代词)
【小题2】下列对三则文本相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词描写了苏轼初到黄州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缺月”“疏桐”“漏断”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B. 乙文“言此发公千里一笑”不仅是苏轼为妻子能医好病牛而笑,也为自己对乡村生活充满乐趣而笑。
C. 丙文描绘了作者在临皋亭所见的雄奇开阔之景,也写出了他为自己酒足饭饱之后无所事事的内疚惭愧。
D. 乙丙两篇小品文写法各异,乙文叙事简洁,将一件小事写得饶有趣味;丙文文笔洗练,情景交融。
【小题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2)“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
【小题4】苏轼贬居黄州,有时会感到孤独寂寞,但又能随缘自适,超脱旷达,坚守理想。请结合上面三则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4 01:5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