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崇文门三角洲的马莲

毕淑敏

①从北京站和建国门涌流来的两条马路,在崇文门汇合后浩荡西去。像真正的江河一样,交汇处留下一片三角形地带。不知别人怎样称呼,我在心里唤它为崇文门三角洲。

②三角洲是一块街头绿地,长着茸茸如毡的绿草,四周围着常见的低矮铁栏。它同京城其他的绿地别无二致,每逢路过时我却会久久地凝视,因为绿地里长着百十丛莽莽苍苍的马莲。

③它们一簇簇无规则地散居着,像大山深处的人家。看不出人工移种的秩序,仿佛当年的种子是被轻风随意拋洒下的。窄而柔韧的叶片箭锥似的攒在一处,纷纷披披又如少女的青丝,俯仰着去亲近土地。它们绿得朗润,生得繁茂,无拘无束地好像一堆堆蓝绿的海藻。我许多年没在城里见到这种生机勃勃的野草了。

④马莲并不是什么珍奇的东西。儿时,到处都有马莲,它们的根系十分强健,所以你只能采下马莲叶,而不可能将它连根拔起。我用马莲叶编一片小小的马莲席,垫在膝盖下,跪在草地里玩,便有清凉的绿意渗入心底。如果去买鱼,店家会用一根浸过水的马莲草穿过鱼嘴,周到地递给你,拎上鱼跑回家,鱼身上的水溅湿了花裙子,鱼嘴被拽豁了,唯有马莲草结成的环,依然椭圆,过五月端午,解开马莲草捆扎的粽子,清香扑面而来,我总觉得粽子的魅力不是来自苇叶而是出自马莲……

⑤不知从何时起,马莲像潮汐般地退出了城市。一位朋友说她家住在城西马莲道,那里曾经有过铺天盖地的马莲,因而得名。有一天我路过那里,在路旁没有见到一丛马莲,只看到经天纬地的楼群……

⑥再吃不到用马莲草捆扎的粽子了。每当我解开粉红色的塑料绳或乌黑的丝线剥出一个粽子时,都感到一种生灵的悲哀。

⑦是谁驱赶了马莲?

⑧我想是我们。

⑨所以,当我凝望崇文门三角洲繁茂的马莲时,心旌不由得激荡。

⑩春天,马莲花开了,一朵朵湛蓝色的小喇叭,在汽车尾尘的烟雾中,在红绿变换的交通信号灯下,在嘈杂的噪声里,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我们听不懂的歌。

⑪常常惊讶这里最初的马莲来自何方?大约是一次偶然。也许是鸟儿衔来一粒种实,也许是泥土中原来就蕴有胚芽,它钻出来了,生意盎然地繁衍起来,绿得如火如茶。假若它在旷野,我毫不怀疑这是天意,但在闹市之中,它却需有神力相助。比如艳阳朗月之下,会有甘霖自水车降下,滋育这原本极普通的野草。

⑫是谁帮助了马莲?

    

⑭因为有了人类,地球才不再古朴不再苍凉。因为有了人类,地球才美艳绝伦而又遍体鳞伤。

⑮生命是美丽的,它无所谓高贵也无所谓谦卑。人类和所有的物种都是自然之子,我们有一座共同的花园。人类自身昌硕的同时应该也能够容下万物欣荣生长。

⑯幼时看过一出童话剧,马莲花是幸福美好的象征。愿崇文门三角洲的马莲,春风吹又生!

(选自《毕淑敏自选集·生命卷》)

【小题1】请结合文章第③④自然段,说说马莲具有哪些特点。
【小题2】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小题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连贯。
【小题4】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06 11:4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