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代诗人李庆保看到通州运河“碧空云影乱,破浪雪花堆”的盛况,高歌① (“清浅潞河流,常维万里舟”/“天仓收正供,环海免鸿哀”)。赞叹漕船运来的粮食,不仅满足了朝廷的需要,而且也救赈天下的穷苦百姓。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通州是京畿重要仓储所在,被称为“天庾重地”。元朝参照金朝在通州的粮仓规模和形制在京通建造粮仓13座。其中的大运西仓、大运中仓、大运南仓一直到清代还都是当时通州的重要漕仓。
元明清时期,南方各省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均由京杭大运河运至通州。繁盛之时,运输船只绵延几十里,在通州东门外运河上形成② (“万舟齐聚”/“千帆竞发”)的盛景。
【材料二】
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同年更名顺天府,下辖五州七县。通州在各州县中地位最高,不仅要向顺天府负责,还要协助户部、工部、漕运总督署等部门管理粮仓和河道治理等工作。清朝前期通州又领三河、宝坻、武清三县,参与协调办理各种事务。而后,通州在顺天府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第一,通永道衙署驻扎通州;第二,东路捕盗厅驻扎通州;第三,在司法体制方面,顺天府设立通州理事通判,负责顺天府属州县共二十一州县卫的旗民案件的审理,在旗民诉讼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督察院、户部、工部、礼部等部门在通州还驻派分支机构。通州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朝廷和顺天府的部分行政功能。
【材料三】
编号
仓名
仓座
间数
粮囤
1
海运仓
45
229
16
2
南新仓
30
152
16
3
北新仓
49
245
8
4
旧太仓
42
213
23
5
禄米仓
25
123
5
6
太平仓
15
75
1
7
富新仓
28
 
 
8
兴平仓
30
 
 
9
大运西仓
112
561
282
10
大运中仓
64
321
74
11
大运南仓
49
247
72
 

注释:①[庾]露天的谷仓。
【小题1】从【材料一】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诗句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
【小题2】请你依据【材料三】,对【材料一】中“大运西仓、大运中仓、大运南仓一直到清代还都是当时通州的重要漕仓”进行具体说明。
【小题3】当前,通州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从历史上看,通州有哪些优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7-06-15 05:3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