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是他们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 怀他们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指引着我们又该去往哪里(甲)展望前路,英雄们身上的坚毅理想信念、高尚精神境界、忠诚使命担当(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一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称谓。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完成书写。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填入“ ”内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年仅29岁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他用皮带压住伤口,忍着剧痛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陈树湘毫不动摇,拒医绝食,坚持斗争。身体越来越虚弱,生命垂危。无奈的敌人只好将陈树湘押解到县城。路上陈树湘乘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大喊一声,将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
(1)陈树湘的壮举正印证了①_____(朝代)诗人②____ 在《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不能忘,不能忘啊,你奋勇杀敌的英姿,你拒医绝食的豪气,你“断肠明志”的壮举! |
B.天地同悲,为陈树湘烈士不屈的风骨;山河哭泣,为陈树湘烈士伟大的灵魂。 |
C.壮士已故,英灵长存。陈树湘烈士犹如一块栩栩如生的磐石,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
D.陈树湘烈士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正可谓:英雄虎将洒热血,浩然正气贯长空。 |
注:①[第一幅]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②[第二幅] 抗日名将、共产党人吉鸿昌被国民党枪杀前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A.第一幅的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
B.第二幅的字体属于草书,形体方正;诗歌表达了吉鸿昌恨自己没有为抗日而死的悲愤和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
C.第一幅的字体属于行书,端庄严谨;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
D.第二幅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连绵;诗歌表达了吉鸿昌在日寇面前正气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