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学生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系列作品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请你跟随他们的学习实践回答问题。
【小题1】同学们阅读了北京鲁迅博物馆简介,你认为下面文段中的字音、字形及横线处标点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①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 ②(lì)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
③ (填标点)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内。
A.①阜fǔ ②立属 ③顿号、 |
B.①阜fù ②隶属 ③逗号, |
C.①阜fǔ ②立属 ③逗号, |
D.①阜fù ②隶属 ③顿号、 |
【小题2】一位同学准备将介绍鲁迅博物馆的信息编辑并发到微信群中,请你帮助他将下面各短句加以组织并整理成一个长句。
①鲁迅博物馆是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
②鲁迅先生值得人们纪念和学习
③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
④中国人民为此而建立了博物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同学们将鲁迅作品整理成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处填写合适内容使对联完整。
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是可怜阿Q相;
独身向热风
①,故事新编,
② ,总求不使死魂灵。
【小题4】同学们参观了鲁迅故居。故居北屋后面一间仅有八平米的斗室(俗称“老虎尾巴”),就是当年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摆设十分简单而紧凑。北窗下,两条长凳搭上两块木板就是床,垫的和盖的都很薄,冬天“老虎尾巴”里也不单独生火,是和中间吃饭的屋子共用一个炉子。鲁迅曾经说过:“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籐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鲁迅正是这样,简朴的生活,勤奋忘我的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确“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1)同学们由以上介绍想到了如下成语,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坚苦卓绝 C. 敝帚自珍 D.淡泊明志
(2)鲁迅先生说:“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此句使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却将最有价值的东西献给他人。
B.此句鲁迅将自己和牛作比较,表明了自己“谦受益,满招损”的人生态度。
C.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明一种境界,即人生重要的不是索取,而是奉献的精神。
D.此句使用比拟手法,形象地说明鲁迅对文化事业的忠诚,表达了对牛的敬仰之情。
【小题5】鲁迅拥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且书法作品有独特的风格。博物馆中也展出了鲁迅的诗、文手稿,例如诗歌《自题小像》,既是他的文学作品也是书法作品,其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深深感染着后人。下面对鲁迅的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行书作品,其笔画圆劲,又不失张力,清刚秀润。 |
B.作品可谓诗书合璧,整体上体现了一种含蓄内敛、温润浑厚的美学情调。 |
C.这幅作品融冶篆隶于一炉,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
D.这幅作品结字松灵多变,在不遗余力的挥洒间,弹性跃动。 |
【小题6】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语言给人印象深刻,根据下面语句对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噫!好!我中了!”这一句出自清代吴敬梓的《醒世恒言》。 |
B.“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一句出自西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 |
C.“这是谁家的狗?” 这一句出自俄国作家莫泊桑的《变色龙》。 |
D.“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这一句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