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公共服务中的“半扇门”现象
材料一:
在北京某高铁站一进站口,春运前夕的候车乘客挤满了隔离栏列成的“九曲十八弯”,等待安检长队中的旅客熙熙攘攘。而旁边封闭的安检通道上,两台安检设备闲置。人流队伍日渐拥挤,有旅客因为等待不及,急于进站,与安检人员发生争执。
在淄博市一家通信营业大厅,席敏看到,5个普通服务窗口只开放了3个。她领取一张服务凭条,上面显示前面有19人正在等候。1个多小时的等待后,2个没打开的窗口始终紧闭。随着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越来越多,大厅等候区变得人满为患。
一边是群众排长队,一边是服务能力闲置,群众办事被挡在“一米线”外。在一些大中城市,公立医院、水电燃气公司,火车站、大银行等身负公共服务职责的窗口,“开半扇门、关半扇门”现象普遍存在。
材料二

材料三:
多数公共服务机构的窗口总数是基于最大业务量规划,具体打开多少需要根据办事群众的人数进行调整。但一些服务机构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没有及时调整,造成“顾客盈门”的现象。
一名在火车站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坦言,火车站的安检通道只有春运等客流高峰期才会“开足马力”,平时“按需开启”。他说,国内不少火车站已将安检业务外包,开一个安检通道就得增加五六名工作人员,承包公司为节约成本会尽量少开安检通道。
在智能化时代,一些城市的铁路和高速交通、医疗、水、电、暖气、手机话费等领域的交费业务,已可通过支付宝等软件实现,无需群众专门跑路。然而,仍有一些地方的公共服务机构逆潮流而动,客观上加大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如一些城市的燃气公司近年推行“插卡”式燃气表,客户交费大多需要前往服务网点排队等待。有业内人士透露,使用“插卡”式燃气表之后,能将“后付费”变成“预付费”,企业财务成本明显降低,但用户服务改善不大。
材料四:
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表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应当从源头进行改革,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方向,才能提高服务水平。
“不能完全寄望于这些部门的‘自我革命’来改善服务质量,还必须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学者周帆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引入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打破少数垄断和地方保护,在市场竞争中让服务意识落后、服务质量低下的公共服务机构主动转型,满足群众需求。
同时,政府也应提高对公益类窗口机构的监督水平。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公共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如何,政府部门作为社会服务购买者、委托人和监管主体,必须进行严格监督,解决群众深恶痛绝的作风问题。
专家认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的继续深化,将有越来越多的面向公众的职能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只有加快改革进程,真正完全打开“一扇门”,才能让群众感受到优质公共服务的“一片天”。
【小题1】公共服务中出现“半扇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小题2】写出你从材料二漫画中读出的有价值的信息。
【小题3】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公共服务机构为了节约成本而少开服务窗口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社会服务公共部门巾出现的“半扇门”现象,只是极个别现象,不是普遍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C.政府应该将那些服务意识落后,服务质量低下的公共服务机构淘汰,因为它们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D.仅仅依靠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自己是不够的,相关部门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监督,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服务质量真正提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8-06-14 07:16: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