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格中学九(2)班开展“气象物候”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云”这一现象形成的条件。
材料一:大气中悬浮着各式各样的微小尘粒,包括燃烧产生的烟粒、飞溅起的海水细沫蒸发后留在空中的盐粒,以及各种尘埃。这些尘粒中,有的易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但能被水所润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极易吸附水汽,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具有促进水汽的凝结作用。因此,在气象学上把这些尘粒称为凝结核。
材料二:地球上江、河、湖、海以及陆地表面土壤、植物所含的水分,在光照、温度和风的作用下不断蒸发,变成水汽后进入大气层。水汽随着上升气流升入空中后,温度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就会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在凝结核的作用下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无数的小水滴、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原因。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值早春,天气仍然较冷,同学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可小飞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宁可冒着感冒的危险,也不愿多穿衣服。作为小飞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