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____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____ 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 ,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____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

不同纺织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萎陵菜

4.36

0.37

0.81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___ 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 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____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 保护.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6 05:37: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7267\u8349\u4ea7\u91cf,\u6570\u5b66,\u4e9a\u6d32\u5c0f\u8f66\u8757,\u7ade\u4e89,\u7267\u8349\u8865\u507f\u91cf\u5927\u4e8e\u8757\u866b\u7684\u53d6\u98df\u91cf,\u4e00\u5b9a\u7684\u81ea\u6211\u8c03\u8282\u80fd\u529b,\u6b21\u751f,\u51b7\u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