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

②《行路难》中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________

③《夜雨寄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情景的诗句:________

④《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喻,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________

⑤《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________

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9-18 09:1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6768\u82b1\u843d\u5c3d\u5b50\u89c4\u557c,\u95fb\u9053\u9f99\u6807\u8fc7\u4e94\u6eaa,\u957f\u98ce\u7834\u6d6a\u4f1a\u6709\u65f6,\u76f4\u6302\u4e91\u5e06\u6d4e\u6ca7\u6d77,\u4f55\u5f53\u5171\u526a\u897f\u7a97\u70db,\u5374\u8bdd\u5df4\u5c71\u59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海外购物,买的是啥我国居民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是近年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新特点。我国游客海外消费不仅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消费增速同样引人注目。买质量:生活用品“扫”个遍海外购物,这个曾经“高大上”的事,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近年来,面膜、牙膏等日用品也成为中国游客瞄准的对象。在一些国家主要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常常会看到中国游客扫货的情景。

    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葛非说:“除了价格便宜,安全性也是选择海外购物的重要原因。”

    “海外购物热是国内消费品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荆林波认为,客观地讲,国内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升级,但优质消费品供给仍落后于居民消费需求,供需两端不适应、不匹配。

    买新鲜:个性商品抢断货调查显示,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化妆品市场。但由于境外价格水平、商品类型等方面的优势,化妆品总是中国游客出国购物的重点。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但就产品的创新能力、换代速度看,在化妆品、家居、医护等许多细分行业,供给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中国不缺乏消费需求,而是缺乏拴住消费者的功力。”荆林波说,国内企业应该及时关注消费潮流、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使产品更加人性化、功效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加适应千姿百态的百姓生活。

    买品牌:文化内涵被看好北京某银行职员王洋认为,中国游客在欧美市场购买“大品牌”商品,不仅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更看重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底蕴。“比如,施华洛士奇水晶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其材质有什么不同,完全是因为该品牌创立120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切割工艺、时尚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商业宣传,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她坦言,但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价格,国内专柜没法跟国外相比,“这也是游客出国盯着一线品牌‘狂扫’的原因。”“海外消费热,消费者买的是商品质量,也是品牌文化。”荆林波认为,市场需求决定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更有品味格调的生活。

(摘自2016年1月15日《人民日报》,记者杜海涛)

材料二:我国境外消费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我国的境外消费增长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4年境外消费规模高达1648亿美元,占全球境外消费市场份额的10%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达6.3万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旅游购物”正由一次性消费向长期性代购转变,且群体效仿、消费粘性明显。许多中国游客在通过旅游接触过海外商品后,再通过互联网代购、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途径,逐步将“境外购物”转变为长期行为。

(摘自《人民日报》尚文整理)

材料三:海外代购渐受青睐    专家提醒注意权衡海淘利弊

    中广网北京消息   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不少人开始青睐直接通过海外网站的网购成为海淘族。大家为什么要到海外网站购物?这里程序很多,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等,有很麻烦的一套程序,能便宜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进行点评。

    包华:国外很多产品,尤其是奢侈品,价格跟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价格差异比较大。其次,有一些产品国外在销售,国内没有的。

    胡钢:所谓海淘就是国际代购。有网友在海淘过程中遇到比如黑网站、信用卡盗刷、产品损坏以及退换货困难等问题。

    包华:海淘族要客观分析自己的利弊,才能做明确决策。

    胡钢:网站有实际的运营主体,可能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你要知道他是谁,要维权找不到人,就很可怕。

    胡钢:如果反悔权制度能够得到明确,将对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远程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利好。

    包华:在看到海外网购给我们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要看到海外网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代购商自身出现问题,代购商如果今天在明天无的话,可能就很难处理。第二,物品货不对板,很有可能跟代购商谈的产品和最终代购回来的产品完全不同。第三,信用卡盗刷,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也是很多消费者需要关注的。

    胡钢:我研究过海外网购特别是打折网站的用户群,比如美国比较有名的用户群,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本土和欧洲的某些国家。他们说,我在境内有消费保障,通过代购的美国消费者买,然后再转送给你,或加收一点服务费,美国运营商提供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不能延及到中国境内消费者,代购网站也不可能提供额外保障,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比较大。

(摘自中国广播网)

同类题2

        As Internet users become more dependent on the Internet to store information, are people remember less? If you know your computer will save information, why store it in your own personal memory, your brain? Experts are wondering if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what we remember and how.

       In a recent study, Professor Betsy Sparrow conducted some experiments. She and her research team wanted to kn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memory.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they gave people 40 unimportant facts to type into a computer. The first group of people understood thatthe computer would save the information. The second group understood that the computer would not save it. Later, the second group remembered the information better. People in the first group knew they could find the information again, so they did not try to remember it.

       In another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gave people facts to remember, and told them where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The information was in a specific computer folder (文件夹). Surprisingly, people later remember the folder location (位置) better than the facts. When people use the Internet, they do not remember the information. Rather, they remember how to find it. This is called "transactive memory (交互记忆)".

       According to Sparrow, we are not becoming people with poor memorie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net. Instead, computer users are developing stronger transactive memories; that is, people are learning how to organize huge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so that they are able to access it at a later date. This doesn't mean we are becoming either more or less intelligent, bu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way we use memory is ch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