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而更使科技创新快速成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成果“转化”不放松。我国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万多项、专科技术7万多项,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差距甚远。2015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材料二:我国近年来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短板,在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中,有八成是由企业完成的,科技创新的另一有力选手——高校和科研院所却相对“缺席”。专家表示,产权不明确、产学结合不紧密;审批手续过长,不适合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处置权、收益权不明确;企业和高校产学研的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障碍;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转化过程不顺畅等因素导致一些科技成果躺在实验室里“沉睡”,成果变“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