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二调诊文综政治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活是诗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 没有生活就没有诗人和诗歌。

     ***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但早年并不喜爱诗词。1915年,***在写给摯友的信中谈到“梁(启超)固早惠,观其自述,亦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原。吾前言诗赋无用,实失言也。”从“诗赋无用”到“文学为百学之原”,这是***在“诗赋”认识上的重要转变。自此,他不仅熟读了《诗经》、《昭明文选》、唐诗、宋词等经典名作,更在创作上巧引妙用,诗句“一钩残月向西流”就巧借李煜《虞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境之美,恰到好处。

    在红军长征前后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诗词创作出现了两次高峰。作品或与火热的生活融会交融,或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连,常以诗立志,高扬理想精神, 多以诗遂志,助推革命事业。著名学者张璋就曾如此评价“主席诗词……字字珠玑,篇篇锦绣, 写出了历史面貌,反映了时代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和结合的典型。”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伟大的作品都是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我们都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8-12 11:10: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