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
d=0.20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
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上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游标尺)上有2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A中心对齐,如图乙所示,此时测量头上主尺和副尺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mm;接着再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B中心对齐,测得
A到
B条纹间的距离为8.40mm。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经滤光片射向双缝的色光的波长
λ=________m(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另一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效果很好。若他对实验装置作了一下改动后,在像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条纹,且条纹数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动可能实现这个效果的是________。
A.仅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
B.仅将单缝远离双缝移动少许
C.仅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
D.仅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的滤光片
(2)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然后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B.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
AC.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
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
BD.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同样距离
x,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
C若测得
A、
B间距离为
y1,
B、
C间距离为
y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小球均须由静止释放
D.小球的初速度可通过测量小球的释放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
h,之后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
②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v0=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小球打在
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
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
p1,小球打在
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
B点时动量的差值为Δ
p2,则应有Δ
p1:Δ
p2=1:1
B.小球打在
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
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
p1,小球打在
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
B点时动量的差值为Δ
p2,则应有Δ
p1:Δ
p2=1:2
C.小球打在
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
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
Ek1,小球打在
C点时的动能与打在
B点时动能的差值为Δ
Ek2,则应有Δ
Ek1:Δ
Ek2=1:1
D.小球打在
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
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
Ek1,小球打在
C点时的动能与打在
B点时动能的差值为Δ
Ek2,则应有Δ
Ek1:Δ
Ek2=1:3
④另外一位同学根据测量出的不同
x情况下的
y1和
y2,令∆
y= y2-
y1,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
y-
x2图象。若已知图线的斜率为
k,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
v0与
k的关系式为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