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 人口数 (万人) | 耕地数 (万顷) | 耕地负荷数 (人/顷) | 米 价 (千文/石) |
1661 | 323.3 | 58.7 | 5.5 | 0.963 |
1685 | 332.4 | 72.7 | 5.3 | 0.539 |
1724 | 533.6 | 80.0 | 6.7 | 0.575 |
1753 | 1651.4 | 83.1 | 19.9 | 1.012 |
1784 | 3283.2 | 89.8 | 36.6 | 1.412 |
1820 | 4799.2 | 95.0 | 50.5 | 2.432 |
——(据《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19世纪80、90年代,工人们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了。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但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产业工人的人数逐渐下降了。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据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