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如图,AB为倾角θ=37°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BP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1m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P、O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自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点后(不拴接)释放,物块经过C点后,从C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x=12t﹣4t2(式中x单位是m,t单位是s),且物块恰能到达P点.已知
sin37°=0.6,cos37°=0.8,g=10m/s2.
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此哲学观点(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无可取之处
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从根本上看是错误的
③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④正确揭示了意识的作用,有借鉴作用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B静置于斜面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O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在距O点距离为2x0 的斜面顶端P点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A,现让A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A与B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恰好回到O点(A、B均视为质点).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