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民国时期,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之声日渐高涨,医药界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对峙阵营。最终,中医走向衰落。时人言论如下:
存中医:
唐宗海:“西医云,人之才智,均出于脑髓。究问脑髓何物,则西医不知也……西医论髓之法多,而治髓之法少,以不知髓是肾所生,是以无从施治也。”
杜亚泉:“(西)医学的初步虽靠机械的试验,而医学的大本营不能不驻扎于心灵的体会。中医长于心灵的体会”。
废中医:
陈独秀:“(中)医不知科学……其术殆与矢人(手艺人)同科”。
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梁启超:“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强身必先强医(西医)”。
——摘编自郎栋、张婷婷、盛海英等学者中医相关学术论文
以“传统与变迁”为主题,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1:近代中医的衰落是外来文化入侵的必然结果。
西医是伴随西方殖民侵略而进入中国的,是殖民侵略的手段之一;中华民族不仅丧失了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有在文化上心理优势的丧失。中国小农经济无法与西方工业文明抗衡;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科学精神逐渐成为时代主流;西医重实验、实证,其科学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更加真实、可靠,更能使人信服;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疗效的局限(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具有经验性,其疗效显现较慢)。西医在提高国民抵抗力和集体意识方面更契合近代中国“救亡”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