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富而可求也”,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但又主张“君子义以为上”。所以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正是因为“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取向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价值标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这表明( )
①“义以为上”的经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②中国传统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华民族的鲜明民族特征
④“重义不重利”的思想至今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