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1)(-2x4y3z)2·8x4y2÷(-15x2y2) (2)(x+3y-2)(x-3y-2)(3)(x+4)2-(x+2)(x-5) (4)(3ab+4)2-(3ab-4)2
解:(1)(-2x4y3z)2·8x4y2÷(-15x2y2)=4x8y6z2×8x4y2÷(-15x2y2)=32x12y8z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
偶向凌歌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材料一: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 ——陶行知材料二: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美国19世纪哲学家爱默生材料三:须知耻,方能过而改。 ——朱熹材料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阅读以上四则材料,你一定会在认识上有所收获,请把你的感想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