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溶液中K+、Fe3+、Cl-、S2-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B:在c(H+)=10-13 mol·L-1的溶液中K+、Cl-、AlO2-、CO32-能大量共存,且加入NaHSO4溶液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
C:某透明溶液中可以存在Cu2+、NO3-、H+、SO42-
D:某溶液中加入金属铝放出H2,则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K+、Mg2+、NO3-、SO42-
史 实 材 料
历 史 推 论
对错
①北京人生活地点发现三层灰烬.....上层灰烬很厚,厚度达6米,最薄处也有1米。
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火,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②神话传说中有“炎帝教民耕种”、“黄帝的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传说说明,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农耕文明。
③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
这反映了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诸侯纷纷争霸。
④商汤消灭夏桀,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建立了西周。
说明君王要勤政爱民,如果施暴与民,欺压百姓,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导致国家灭亡。
⑤《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宗亲。
⑥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兼并。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往、交融。
说明春秋争霸战争既促进了我国局部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因而“春秋无义战”的说法太过片面。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不改变句子意思,给下面句子换种说法。
晓燕同学由于平时认真习作,在这次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