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她是在想我是怎样才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这首《秋实》的小诗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有
①有价值的东西总能给人带来愉悦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幸福的导航仪        
④人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总是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8 02:4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论读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