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生产方式: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____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____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____________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____制度。

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____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________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关系: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____,民族关系趋于____。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历史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2 02:4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畜牧业,农业,食物,服装,用具,君主专制,汉语,乐器,歌舞,消解,和缓,隋唐

同类题1

某校初三(1)班科技创新小组以“航天科技促我前行”为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
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请你参与其中:
【航天科技的背后】
研究小组搜集资料,了解航天科技发展的秘密:
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急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九”的研制。
(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创新精神的重要性。(3分)
【感悟合作的价值】
调查组搜集到两组材料:
材料一: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进行了中德合作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项目共有17项,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涉及中方7家单位,德方6所大学。
材料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年,花费350亿人民币,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财政,在“神州八号”飞船上的600多次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2)发展离不开合作,我国为什么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分)
(3)结合书本知识回答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付诸行动的创新】
调查组在调查中还发现:
身边有不少同学对老师布置的课后探究作业不不屑一顾,在社团和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也少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思维,习惯于老师给出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提出质疑。
(4)针对上述情况,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