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正成为全球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互信是合作的诶必要条件。从2013年提出倡议,到2017年,“一带一路”已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

国际社会反映:***出访40多尔衮国家,多次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得到相关国家的热情回应;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态支持

政府间合作协议:中国签署近40个,与20多个国家签署实质性产能合作协议

经贸合作区:中国在沿线国家建设56个,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人民币

亚投行:引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襄盛举

材料二:经济融合是合作的主要内容。珠三角的家电、纺织等产业具有强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但这些年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落后,精明的粤商将眼光瞄准了拥有数十亿居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大胆“走出去”,将生产基地搬到了异国他乡。

材料三:民心相通是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东非某国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原始部落众多,宗教信仰多元,民风民俗、饮食习惯和社会心理差别也大,现代文明和古老的部落文化并存。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进入该国,文化碰撞在所难免。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5-17 01:4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全会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截至目前,我国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价格改革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由历史形成的“硬骨头”,放开价格管制的阻力主要来自垄断生成的利益让既得利益部门不愿松手。一些地方持固步自封、逡巡不前的保守心态,有畏难情绪,进展缓慢。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为价格改革的核心,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剑指重点领域、政府定价、依法监管与宏观调控。价格市场化改革迎来了闯关夺隘的关键搏杀。

材料三: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