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纠结的校服

【新闻事件】

    2014年3月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访问的镜头中,出现了学生们穿着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的画面。随即有网友跳出来吐槽,该校服“太减分”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网上声音】

    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网友们并非真正了解我校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看法,总体来说,我们学生还是挺喜欢那套蓝白校服的,这是北师大附中的一种标志,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还穿我们的校服,说明他们对那套校服还是很留恋的。

    雨打荷叶:我倒是蛮喜欢孩子现在的校服的,便宜、实用、洗起来省力,款式还过得去。小孩嘛,讲究漂亮干什么!最好天天穿校服,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之间的攀比,也可以防止他们因爱美而影响学习。

    家有儿女:学生穿校服是应该的,可学校图方便统一订购来的校服在质量上打了折扣,夏天校服太薄,我家女儿就不肯穿。这两年来个儿蹿了很多,校服又显短了,前几天还为穿校服跟我怄气呢,真拿她没办法!

    羡慕哥:嘻,要是能穿上《继承者们》中李敏镐的那套校服,我就更酷了,天天穿也愿意。那件蓝西服,好帅!

【专家观点】

    南京江宁区教育局王东:全区统一校服,好处很多。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保证,还可避免校际之间校服参差不齐的现象。

    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校服的设计要考虑学校身份识别功能,便于校际之间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一所学校最好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校服,满足不同场合的穿着需要。

【调查统计】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

【两地采风】

    材料1:重庆巴蜀中学校服是巴蜀学子最喜爱的服装。校服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家长、老师的观点与意见,让他们全程参与校服的研发过程。做到了学校“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和年轻学子青春风采的完美结合。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被作为校服改革的典范向全国推介。

    材料2:香港各类中小学校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每所学校均有校服自主选择权,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除夏装和冬装校服外,还有体育课专用服、西装礼服等。很多学校借校服来彰显自己的学校文化。不过,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很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

(相关材料摘自互联网)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2-11 12:40: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重商主义是与工场手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相适应的经济学说和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20世纪前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即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的“一五”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的大跃进经济发展模式。“一五”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苏联模式。大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初衷是***人为了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独立自主的探索一条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的制度结构。

在大跃进经济发展模式反复实践和***人不断对其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也在慢慢地萌芽发展起来。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它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席卫南:《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回顾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