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格陵兰,冰盖顶端气温升高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冰川表面的融化量一年又一年创下新高。气温升高除了对格陵兰冰川产生影响,同样也改变了当地人民的耕种、捕鱼、狩猎以及出行方式。上诉材料说明(   )。

①联系着的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化发展的 

④人类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07 10:4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使死者超过1000万人。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郑观应说:“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损害分担,荒歉无忧。”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

——摘编自赵伦芬、谢晖《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