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尺蛾的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870年,某一区域的桦尺蛾以浅色为主,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20%.由于工业污染,该区域的桦尺蛾毎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30年后该区域的桦尺娥个体以黑色为主,几乎看不到浅色个体,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桦尺蛾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
B:30年期间桦尺蛾种群形成了新物种
C:1871年该区域的桦尺蛾群体中,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77%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